雪鸮:雪原猎手

北极圈内,夏季和冬季分别经历着极昼和极夜的轮换。北极地区冬季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0摄氏度,最低气温接近零下68摄氏度;虽然在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0摄氏度,但平均气温不超过10摄氏度。所以北极圈内的生物为了生存,必须尽可能多的从阳光中获得热量,这也是北极地区最为稀缺的资源。为了能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繁衍,北极地区的生物演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本领。

雪鸮,一种大型的昼行性的猫头鹰(图片链接),便是成功地适应了极地严酷的环境。雪鸮全身覆盖着浓密的白色羽毛,用以抵挡极地的严寒,并能在零下50摄氏度的环境下维持35-40摄氏度的恒定体温。但是哪怕对于雪鸮而言,在严寒中生存也绝非易事。

寻找雪鸮

2017年2月8日,我们通过eBird网站的信息得知加拿大多伦多市附近最近几日有雪鸮 (Bubo scandiacus) 的观察记录,于是按照记录的位点,与我们一行三人(SebastianScott本人)次日驱车去寻找雪鸮。

其实我们并无多大的把握能够找到雪鸮,因为雪鸮与生俱来的游荡式飞行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行踪不可预测。我心中更是没把握,因为之前并没有亲眼见过,也不熟悉它的活动生境及生活习性,毕竟雪鸮的大部分活动区域都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冻原地带。

初遇横斑林鸮

我们先来到多伦多东边的达灵顿公园。这是一片沼泽地。虽然风雪交加,但前来寻找雪鸮的人并不少。我用望远镜环顾四周,发现至少有七八个人在周边搜寻。不过他们似乎跟我们一样,并没有发现雪鸮的踪迹。我们转到公园对面的一条小径上深入沼泽内部。周边光秃秃的林子已被白雪覆盖上厚厚的一层。突然,队友发现了一只与我们近在咫尺的横斑林鸮(Strix varia),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它的面盘。

横斑林鸮是鸱鸮科林鸮属的大型猫头鹰,体长40~63厘米,翼展可达125厘米。它的面部近白色,眼睛周围有深色的环;喙黄色,眼睛褐色;头部很圆,没有耳羽;上身呈灰褐色,下身较为浅色及有斑纹;胸部有灰色至白色的横斑,腹部有黑色纵纹。横斑林鸮原产于北美洲东部,主要分布于加拿大、美国东部及墨西哥,在密林中繁殖,近年种群已扩展至美国西海岸。横斑林鸮不是我们今日的目标,所以短暂注视后便继续前行。在扫视几周依然不见雪鸮的踪影后,我们冒着风雪前往20千米外的林赛镇

雪中“隐士”

这里的路边是整片的农场,在雪中依稀能见到残存的玉米杆。我们停下车正要到四周搜寻,一辆路过的皮卡车也停了下来。司机问我们是否在寻找雪鸮,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信息:前几日这里都发现了雪鸮,出现在农场的篱笆墙边上。他建议我们在篱笆墙边重点寻找。 下车后不久,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粒打在脸上,让我连说话都有点结巴了。不一会,眼尖的队友兴奋地喊了起来,他发现了蹲在远处篱笆高地上的雪鸮。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一片皑皑白雪中蹲着一只雌性雪鸮。虽然雌性雪鸮身上的斑点较雄性的明显,但它近乎完美的羽色拟态在白雪中真的很难被发现。我们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慢慢往雪鸮靠近,直到距离约50米处才停下并拍照。约5分钟后,这只雪鸮振翅飞走了。

随后,我们驾车去了附近的另一个点。虽然刚开始巡视无果,但在返回途中,我们突然看到一只雌性雪鸮静静地立在一棵突兀的高树上,并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它身上被风吹起来的羽毛。由于这两个地点相距不到2千米,我们怀疑这两只雪鸮很可能是同一只。停留片刻后,我们驱车赶往最后一个地点。在这里,我们在一座水塔的顶部上看到了一只雪鸮。天色渐晚,光线昏暗,我们只能赶回多伦多,结束了此次探访。

气候变化下的挑战

旅鼠是一类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啮齿类动物,也是诸如北极狐和雪鸮等极地动物的主要食物。旅鼠种群有着明显的3—5年的消长周期,它们数量的消长直接关系到雪鸮种群的变动。全球气候的变化,尤其是极地冬季的天气和降雪情况,是影响这些啮齿类动物种群波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雪鸮而言,气候变化影响着旅鼠的种群,进而间接地影响了雪鸮的数量。在夏季的繁殖期内,雪鸮会在北极地区持续飞行,直到寻找到有大量旅鼠活动的地区才会开始筑巢繁殖。如果在特定年份没有找到足够的旅鼠,雪鸮成鸟会放弃当年的繁殖机会。

不同于鸻鹬类或雁鸭类鸟类每年沿固定路线迁徙的习性,雪鸮的“迁徙”没有固定的路线。许多雪鸮冬季会留在北极地区,有些则会飞往南方。它们的飞行方式是游荡式的。科学家曾经给一只雌性雪鸮佩戴上卫星发射器,跟踪它的飞行路径。结果发现,这只雪鸮在两年内横跨了俄罗斯北部、美国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北部,行程达8000多千米,而且每年的繁殖点相距近千米。科学家推测,雪鸮的这种大范围游荡式飞行可能跟食物有关:这只雪鸮可能在寻找一个合适的筑巢点,但由于筑巢点附近没有足够的旅鼠种群,只能继续寻找。详细原因科学家还在探索中。

在旅鼠种群爆发的年份,雪鸮的产卵数量会从平时的2~4枚骤增至8~11枚。但有时候雪鸮对于食物的评估也会出错。例如某些年份气温升高,旅鼠种群会总体北移,在局部地区密度增加,雌性雪鸮误以为当年有足够的食物便开始繁殖,并因营养好而产出10枚以上的卵。随着卵的孵化及雏鸟的出壳,由于在育雏期缺少足够的旅鼠,导致当年的雏鸟成活率降低,甚至繁殖失败。当然,在旅鼠种群正常爆发的年份,由于有充足的食物,雪鸮雏鸟几乎都能顺利出飞,所以来年大量的雪鸮幼鸟会往南扩散以寻找食物。2013—2014年间,便是近几十年来记录到雪鸮种群爆发的最近年份。例如在北美洲地区,雪鸮会出现在美国南部的阿肯色州和得克萨斯州,而这些地方过去鲜有雪鸮的记录。由于雪鸮在极地喜欢在空旷平坦的苔原停歇,因此,人们在雪鸮种群爆发的年份,很容易在类似机场这样的地方看到雪鸮。在2011年的感恩节,一只雪鸮甚至出现在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檀香山机场

在2013—2014年期间,鸟类学家给22只雪鸮佩戴了卫星发射器,用以跟踪雪鸮的飞行路线。目前,这项名为“暴风雪”的项目仍在进行,公众还可以通过暴风雪项目的网站查看这些雪鸮的每日飞行动态。所有收集的飞行数据将帮助科学家分析雪鸮是如何应对因全球气候变化而导致的极地升温环境的。

人类活动的影响

雪鸮的天敌相当少,但是人类活动对雪鸮等野生动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全球气候变化除了直接影响鸟类的食物及生存环境外,也在其他方面间接影响了鸟类的生存。例如因二氧化硫的排放而导致的酸雨,会使当地蜗牛的数量减少。雌鸟在繁殖期间需要额外摄入钙,而蜗牛壳是雪鸮补充钙元素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蜗牛数量减少,雌鸟不能摄入足够的钙,导致蛋壳变薄,容易在孵化过程中因蛋壳破碎而降低孵化成功率。

对于雪鸮幼鸟而言,虽然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离开北方的繁殖地飞赴南方能更容易地找到食物,但不是所有来到南方的雪鸮幼鸟都能存活,相反它们有着相当高的死亡率。这些幼鸟极少会因为饥饿而死亡,主要是由于飞行过程中撞上车辆或被鼠药毒害或触碰电线等因素导致死亡。早期的因纽特人会猎杀雪鸮以获取食物,并用其羽毛做箭簇、用爪子做装饰品。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北极冰川融化以及北极地区新开通的航线都可能对雪鸮赖以生存的生境产生破坏。此外,随着电影《哈利波特》的热映,雪鸮信使“海德薇”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雪鸮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以及巨大的食量,并不适合作为宠物。只有那茫茫的雪原,才是它们的安身所在。

本文内容稍作调整后,刊于《大自然》2017年第5期8-11页

斯幸峰 /
本博客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授权条款 博客分类 生活  学术  博客标签 eBird  snowy owl  气候变化  旅鼠  北极圈  横斑林鸮  动物保护  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