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鸟坠地,捡还是不捡?

最近几天,陆续有人从野外或路边捡到幼鸟,拍了照片后让我帮忙鉴定种类,咨询喂养事宜。从充满关切的眼神中,我能体会到人们拯救小生命于水火的怜悯和慈悲。然而,对于坠地的幼鸟,我们草率地将其捡起喂养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呢?作为一名爱鸟、护鸟、研究鸟的科研人员,我想从我个人的研究经验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许多城市鸟类,包括常见的白头鹎、麻雀和乌鸫等雀形目鸟,都属于晚成鸟。鸡、鸭、鹅、大雁等早成鸟的雏鸟孵化岀壳时就已羽毛稠密,很快就能睁开眼睛,基于动物本能的印随行为跟随亲鸟自行觅食。与这些早成鸟相比,晚成鸟需要亲鸟付出更大的心力,因为它们的雏鸟在孵化之后眼睛仍未睁开、腿力不足,此后2周乃至几个月内都需要亲鸟的精心照顾与喂养。当雏鸟羽翼渐丰,准备离巢学习飞行的时候,依然需要亲鸟的引导和保护。

每年的六七月份,在亲鸟的喂养下,雏鸟逐渐长成幼鸟,羽毛日益丰满,正准备学习如何在枝头振翅而飞。平时我们在行道树下散步行走,或者经过路边灌丛旁,偶尔发现幼鸟在地面孤零零地蜷缩成一团,多数人会心生怜爱把它捡回家,希望通过人工喂养把它养大。然而,大自然中的生命自有其生存法则。在我们看来那只无依无靠的幼鸟身陷窘境、需要救助,实际上它可能只是在尝试飞行时因不小心或恶劣天气的影响从枝头掉落地面,它还需要自行或者在亲鸟的引导下再次回到枝头继续进行这种试飞的“常规性演练”。可是,坠落的幼鸟一旦被行人发现并捡回家喂养,一条原本可能重新回巢、继续在亲鸟的引导下学习飞翔的道路就此中断。人们“以爱之名”改变了幼鸟坠地后的生命轨迹,但好的动机未必有好的结果。

众所周知,不同鸟种由于不同的觅食方式而产生了食性的分化,亲鸟会选择特定的食物喂养雏鸟。甚至,有些鸟(例如麻雀)虽然成鸟以食谷为主,但在雏鸟期亲鸟会特地为幼雏准备爱心满满的“儿童营养餐”——蛋白含量较高的虫子。当然,因鸟种不同,所喂养的虫子也会有差异,所以我们如果把幼鸟捡回家喂养,首先需要鉴定幼鸟的种类,并且熟悉此鸟的生活习性,比如它们喜欢吃什么,适宜的巢温是多少,以及寄生虫和相关疾病的预防等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把幼鸟养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此之外,幼鸟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生存技能来自于模仿亲鸟,比如学习飞行、寻找食物、躲避天敌等等。所以,哪怕我们在家里把幼鸟成功喂养长大了,也很难教给它们需要在野外环境中学习的生存技能。这也是动物园中许多人工圈养长大的动物放归野外后难以生存的原因之一。

大自然的舞台上每一个生命都希望成为主角,然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因此并不是每只幼鸟都可以展翅蓝天,注定有一些要被淘汰出局。以往鸟类学的研究中已经发现,许多雀形目鸟的巢中最初可能有六七只雏鸟,但随着巢内雏鸟因食物竞争、被天敌捕捉以及寄生虫病害等原因,最终只能有少数几只或仅有一只雏鸟能够顺利长成幼鸟存活下来,甚至有时也会出现“全军覆灭”的结果。我们在路旁看到的幼鸟,也许就是惨遭淘汰或遗弃的一员。此时我们尽可能不要干预,让它在大自然中自生自灭。或许从伦理道义上讲,这么做有点残酷,但人为干预显然会让大自然的法则有失公允。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每年六七月份发现的坠落路边的幼鸟,大多数都已经历了前期巢内食物竞争等阶段,它们羽翼渐趋丰满,更可能是在初期学习飞行时不慎或强风等天气因素从枝头掉落的。所以,只要排除周边没有家猫家狗、蚁群等潜在捕食者的风险,还是让幼鸟待在原地比较好——也许我们走开之后,亲鸟会马上过来通过叫声引导幼鸟回巢,开始下一次的飞行练习呢。

也许我们可以借用流行歌曲《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歌词,改成“路边的幼鸟你别捡”,我们与其用爱绑架它的自由,不如将它留在原处(或有必要时再联系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大自然是属于它的江湖,让我们为它送上祝福。

本文内容稍作调整后,刊于《大自然》2017年第1期48-50页

斯幸峰 /
本博客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授权条款 博客分类 生活  学术  博客标签 幼鸟  麻雀  城市  野生动物  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