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一旦提到开放获取(open-access)的学术期刊,肯定绕不开2003年成立的PLoS集团,而首当其中的则是他们旗下至今褒贬不一的PLoS ONE期刊(2006年创刊)。支持并肯定PLoS ONE的学者大有人在,但是说它是灌水期刊、赚钱机器的人也不为少数,甚至国内有单位开始在业绩考核时把发表在PLoS ONE上的论文排除在外。之后在2010年,Nature集团推出了Nature Communications,感觉比PLoS ONE上档次,影响因子也后来居上,跃上了10分的槛。随后又在2011年,同属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创刊。Scientific Reports似乎跟PLoS ONE不相伯仲,但若拼起爹来,前者的Nature集团无疑完爆后者的PLoS集团。不过对于它们之间的种种争论,此处暂为不提,且看看几个最近两三年内成立的开放获取期刊。
面对着Nature集团的子刊和开放获取期刊频频诞生,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看似终于坐不住了,在2015年2月15日发表了Science Advances的创刊词,表明正式进军开放获取期刊的领域。Science的主编Marcia McNutt女士在创刊词中点出Science Advances在2015年1月中旬前收到的360篇稿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稿件来自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而中国则排在其他国家之首。创刊词中另外透露的信息是目前投至Science Advances的稿件只有四分之一被送出去外审,而被送出去外审的稿件中只有三分之一最终被接收。由此可见,总体接收率在8%左右。看来,想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一篇论文,成功率都接近于小概率事件了。不过,截至今日(2015年3月21日),已刊出的24篇论文中(不包括创刊词),中国学者已经发表5篇,其中2篇的通讯单位为美国院校。
老牌的英国皇家学会在2014年9月份也推出了一份开放获取的期刊: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RSOS),它主要面向科学、工程和数学领域。我感觉特殊之处是RSOS同样欢迎具有负面结论(negative findings)的稿件。这比较有趣,因为许多实验在数据分析时如果得出的结果不是很好,会对稿件的质量大打折扣。提到发表费用,目前RSOS还是处于“开门营业大酬宾”阶段,所有被接收的稿件免收版面费。但一旦过了“开门酬宾”阶段,那就得收取1600美元的版面费了,不过还是比Science Advances的3000美元起步价便宜多了。
在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领域,美国生态学会(ESA)在开放获取期刊上表现比较积极。在2010年,ESA旗下的Ecosphere诞生,开始了开放获取期刊的征途。本月(2015年3月)刚刚诞生的由ESA和中国生态学会(ESC)共同出版的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EHS),则又是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国人也开始借助ESA的平台玩起了开放获取期刊,不容易啊。另外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是国际保护生物学会(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旗下刊行了7年的Conservation Letters期刊在今年第8个年头决定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表所有论文。
除了许多专业学会,出版商也不甘落寞。Wiley出版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Ecology and Evolution。还有一位从PLoS ONE跳槽,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单干的Peter Binfield博士在2013年推出了PeerJ期刊,更是玩起了学术出版的新花招:低价的发表费用和提供免费的预印本网站PeerJ Preprints。2014年5月我曾中过一篇PeerJ的论文,有兴趣可以点此查看我以前对PeerJ的只言片语,包括其他人对PeerJ未来影响因子的预测。
毋庸置疑,开放获取期刊肯定会对传统期刊产生较大的影响。就如论文发表数量,PLoS ONE仅在2014年就发表论文过3万篇。这个数字几乎是传统期刊三四十年的论文发表量之和!至于PLoS ONE这艘学术期刊航母最终驶向何方,则需留给时间来检验。不过,对于一些专业学会旗下新创建的开放获取期刊,我隐约感觉到不少学会为了“扶持”刚出生的新期刊,会把一些本来有机会发表在他们品牌期刊上的稿子给拒稿,然后美其名曰为了缩短发表周期,建议把品牌期刊的审稿意见通过内部系统直接转给新生的开放获取期刊。这种做法看似加快了论文发表的速度(不过再次审稿),但对于那些本来奔着品牌期刊去却不想在新的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在时间上则是一种浪费。许多作者看着完全有机会进行大修的稿件硬生生地被拒稿,这种悲剧(被拒)的例子,身边已经发生好几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