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鸟门深似海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曹雪芹

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前后六年的研究生学习,真如“蜕去一层皮”,是我当时踏入浙大校门时始料未及的。曾经预想我何时才有机会开始敲打输入博士论文(下载学位论文PDF版本, 2.5MB)的序言部分,也曾经感觉这一刻是多么地遥远。但是自从得知发表论文(下载发表论文PDF版本, 371KB)被接收的那时起,诸事都有了日程表。此时此刻,回想起过去的六年,真是弹指一挥间。

依稀记得2008年4月5日,是我来到淳安县许源乡塔山村开始学习野外鸟类识别的第一天,参与了有关大山雀人工鸟箱的招引工作。随后,在师兄们的带领下,我从红嘴蓝鹊、大山雀和白头鹎(bei音, 第一声)等常见鸟开始,逐渐熟悉了千岛湖地区的鸟类物种,之后便是持续一整年的千岛湖常规鸟类群落调查。2009年2月23日,在完成千岛湖鸟类生活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后的第二周,我匆匆告别了千岛湖划船看鸟的岁月,奔赴古田山巡山看鸟,即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公顷永久固定监测样地中用标图法和红外相机调查鸟兽。

一巡就是三年,直到2012年8月机缘凑巧,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赴美国杜克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2012年10月前后,在合作导师Stuart Pimm教授的指导下,我从零开始钻研有关繁殖鸟类的周转率研究,并撰写完成了本学位论文中第三章节的主要内容。2013年6月,预计的五年硕博连读学习期限戛然而止。待于2013年8月归国并延长学习期限后,在导师丁平教授的指导下,讨论并增设了有关beta多样性的研究内容,使本学位论文的最终框架渐趋成型,并臻于完善。我试想,直到2014年9月,待我结束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后,方才能为我的研究生生涯郑重地画上句号。

2014年9月20日,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日。一切如往常般依旧,按部就班,顺利完成答辩。我相信每人拿到一本博士论文,鲜有全文阅读的,而多数则是对论文的致谢部分感兴趣。事实也是如此,因为通篇论文中,只有致谢部分可以任由作者发挥。即如此,以下列出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致谢部分。

首先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国家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等对千岛湖研究的资金资助(基金号:31170397、31210103908等)和国家留学基金委对我在美国期间的奖学金资助(基金号:201206320021)。

感谢导师丁平教授六年前把我招入麾下,“一入鸟门深似海”,让我领略了美妙绝伦的鸟类生态学世界。丁老师严格的培养、细心的指导、平等的交流以及积极鼓励我的新想法,使我在科研之路上完成了破茧的蜕变。难忘的野外经历更是在研究生生涯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记得在繁星灿烂的夜晚,师生们一起数月亮看星星,聆听着丁老师讲述课堂之外生动有趣的故事。如今每当想起,仍记忆犹新。“经济问题不用担心”,丁老师的一句话,保证了我在最后一年学习期间能够安心撰写论文,并顺利完成学业。

感谢于明坚教授在科研上的大力帮助和支持,让我耳濡目染地学到了许多植物分类学和植被生态学的宝贵知识,帮我拓展了知识面。更有那每每信手拈来的渊博学识和妙语连珠的高谈阔论,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不少人生哲理。

感谢王彦平博士的言传身教,由衷敬佩“十年如一日”的那份坚持。自从2008年4月在千岛湖教我认识第一种鸟(红嘴蓝鹊)开始,王师兄在我的学业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生活中,亦师亦友的王师兄总是帮我指点迷津。

感谢美国杜克大学Stuart L. Pimm教授于2011年12月接受我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访问申请。作为外方合作导师,Stuart帮我领略了欧美的科研氛围,让我大开眼界,并随后邀请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Gareth J. Russell博士共同参与了我的博士研究课题。特别感谢两年来Stuart和Gareth的耐心教导和激励,允许并容忍我时不时对你们的各种催促,而且依旧不管在科学问题的构思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上,都事无巨细地点拨我,促使我迅速地提升了我的学术科研能力。同时特别感谢合作者美国北卡州立大学Roland W. Kays教授、佛罗里达大学Scott K. Robinson教授、佛罗里达国际大学Kenneth J. Feeley博士、杜克大学John W. Terborgh教授、西班牙圣地亚哥联合大学Andrés Baselga博士以及在论文写作当中提供建议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David R. Anderson教授、葡萄牙亚速尔群岛大学Simone Fattorini博士等国际学者们。

感谢“丁氏同门”中的徐肖江、蒋科毅、李鹏、张竞成、林芳君、张蒙、蒋萍萍、张亮、张建新、沈国春、王宇、丁志锋、陆洪良和徐爱春等众师兄师姐;你们之前的已有研究或多或少给予我“钱江后浪推前浪”的机会。感谢同级的孙吉吉,以及赵波、宋虓、吴玲兵、曾頔、陈传武、王思宇、吴强、刘超、葛大鹏和吴奕如等众师弟师妹;当从你们对我的称呼中发现时不时附带上“师兄”两字时,我猛然意识到我已经“媳妇熬成婆”了。

感谢同实验室的胡广、赵谷风、骆争荣、王祖华、张磊、陈攀、金毅、袁金凤、谭珊珊、苏晓飞、卢品、刘金亮、丁文勇、田云、潘林、仲磊、余晶晶、王月霞、兰思思、张琴、黄杰灵、Lauren Barry等,成为我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感谢生科院张建华老师和研究生院培养处房刚老师,每次向您咨询各种学籍上的问题,都能得到爽快利索的解答。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浙江自然博物馆、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广州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济南军区总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内同行、朋友和老师们,谢谢你们有意或无意中给予我的帮助和启迪。

感谢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百山祖–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为本团队提供了野外研究点,并感谢其中许多当地职员和师傅在野外调查过程中陪伴我度过许许多多难忘的时光。

衷心感谢我的家人和亲朋好友,信任并鼓励我一路向前、向前、向前进!

最后感谢脑门上争气的黑发至今依然健在,并向长期为我跑R代码而献身的惠普笔记本电脑致哀!是为谢。

斯幸峰
2014年6月于浙大紫金港
斯幸峰 /
本博客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授权条款 博客分类 学术  生活  博客标签 博士学位论文  致谢  鸟类  生态学